關鍵詞:橋梁監測;安全監測
隨著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日千里,橋梁、軌道等工程健康監測日益受到關注。如何避免人員傷亡,最大限度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是我們在建設和維護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中國正處于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時期,許多世界矚目的橋梁工程都在規劃建設之中。橋梁的載重、跨徑和路面寬度都在不斷增加,結構形式也在發生著變化。這些基礎設置對國民經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專家認為,一般而言橋梁使用超過25年以上則進入老化期。據統計我國橋梁總數的40%已屬此范疇,均為“老齡”橋梁。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數量必定將不斷增長。為了隨時了解橋梁的健康狀況,對突發事故進行提前預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橋梁健康安全監測已經變得十分重要。
北斗高精度橋梁監測系統可全面掌握大橋24小時工作狀態,精準了解橋梁結構和相鄰環境的變形與受力情況,實時對可能出現的險情和事故作出預報。大大提高橋梁日常養護管理和應急水平,為橋梁的安全運行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和智能決策,確保橋梁時刻處于安全運行狀態。
在橋梁安全監控的各項數據中,最關鍵的是位移、應力等,而北斗衛星導航技術其精度可達到毫米級,是傳感器中的關鍵。
以橋梁的施工監控和橋梁完成以后的變形監控為例,利用衛星定位技術能夠在兩個塔頂上,以及在橋面施工過程中間保持準確的對接,并在工程以后,進行橋梁負載變形的監測。傳感器數據傳輸到采集站,數據庫服務器會對數據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分析,對涉及到超過位移預警線的數據及時發送至服務器,服務器同步對相關的平臺發出預警告知。同樣,對于車輛超載的監測原理也是類似的。具體說來,橋梁的監測需要的是一整套的系統,包括多個產品終端。系統可采用北斗差分定位、光纖感知傳輸、機器人水下目標探測等新型技術,對主橋的結構應力、結構變形、結構振動、車輛荷載等進行全天候監測,全方位獲取橋梁橋上橋下立體化的結構健康特征信息。通過云端大數據分析,最后反饋至電腦手機終端,實現對橋梁運營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測。相比于傳統的人工監測方法,這套設備不僅省時省力,且在數據記錄上更精準。災難發生后,我們要吸取教訓,深刻反思如何避免這樣的人間悲劇發生。生命誠可貴,安全無小事。橋梁監測只是城市安全建設的一個縮影,城市安全建設涉及到國計民生的各個行業。北斗高精度監測技術的優勢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日益凸顯,也多次應用于其他防災減災領域,它將在基礎設施監測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圖文源于思壯快訊
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