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大橋樞紐(珠澳口岸人工島)振動安全監測工程項目
項目簡介
珠澳口岸人工島位于珠海拱北灣南側的珠澳口岸人工島,是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與珠海、澳門兩地的銜接處,人工島東西寬930至960米、南北長1930米,工程填海造地總面積近220萬平方米,該島于2009年12月15日開始建設,總花費18.35億元。
人工島將成為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和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并設置觀景平臺供游客觀景攬勝。在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嚴格管理,科學施工,先后攻破環保要求高、資源供應保障難度大、臺風頻繁來襲、材料費用上漲、海上施工條件惡劣等難關,樹必勝信念、集優勢資源、強施工管控、重工程質量、搶施工進度、以熟練的技術、裝備、精神,實現了工程的完工。經過建設者四年多日夜辛勤的付出,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于2013年11月28日順利竣工并通過驗收,交付使用。
本項目為珠澳口岸人工島交通樞紐健康監測項目,共由18臺QZ2013型水平橫向振動加速度計、32臺941B豎向振動位移計、2臺9通道G01NET-3-D加速度數據采集儀以及6臺8通道G01NET-3-D振動位移數據采集儀構成,全套監測系統均配備了4G無線傳輸DTU模塊,實現了實時數據采集,并通過無線網絡實時數據傳輸,以及后臺服務器在線數據分析為一體的數據監測系統。
項目實施主要內容
◆ 監測儀器安裝與調試
◆ 電纜及光纜的鋪設、光纜熔接
◆ 數據站的建立
◆ 振動監測系統的試運行及人員培訓
監測目的與意義
◆ 梁體的振動頻率與幅值、阻尼比、振型的動態監測;
◆ 通過對振動情況進行在線長期的健康檢測,可以準確及時地記錄和掌握這些關鍵數據的演變情況,從而可對其結構耐久性做出判別,為工程在特殊氣候、交通條件下或運營狀況嚴重異常時發出預警信號,為橋梁維護、維修與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和指導;
◆ 通過監測來進行設計驗證,由于大型橋梁的力學和結構特點以及所處的特定環境,在大橋設計階段安全掌握和預測其力學特性和行為特性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通過橋梁健康檢測所獲得的實際結構的動靜力行為來檢驗大橋的理論模型和計算假定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對設計理論和設計模型有驗證作用,而且有益于新的設計理論的形成。
項目現場施工照片